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在時代夾縫中成長,經歷過難以想像的艱辛歲月,見證了半世紀的風雲,進入過色彩絢爛的古代文化世界,遨遊過西方廣闊的思想天地,宇宙六合,俱在心靈重現宏偉的圖景。一生堅守的信念,源自內心深處:確信愛與自由,比一切重要。自由,是精神超越的必要條件。愛,不論愛人與被愛,生命才顯示色彩。沒有愛與自由,漆黑一片,生不如死。一生未能忘懷的,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一生的摯愛,永遠埋在心底。一生追求的,是天上的雲彩。 Living in continuously changing times, I have been through a bitter period of life. I have seen the changes that went through in this century. I have entered into the magnificent world of Chinese Classic and Literature, and I have traveled through the plains of the West in my heart, this beauty is once again reborn. My principles that I bear in mind every moment comes from within my heart: the power of love and freedom are most important and towers over the other things in life. Freedom is state of mind which we all have to overcome. Love - no matter if you are being love or in love, the world seems much brighter, happier. Without love and freedom, life would be like blackness, living as though dead. One of life's most memorable moments was when I read Leo Tolstoy's War and Peace. The person I love most in this world would always be there, deep down in my heart. Chasing after those moments in life, is like chasing the clouds that drift across our skies.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神高馳之邈邈:陳鴻森教授的學術觀察與反省

2010.07.17 經學 知識與價值學術研討會合照
去年大中華學術圈極 活躍,尤其是經學,後勁凌厲。北京清華大學經學研究中心的《中國經學》並得到資源支持,未來發展不可以道里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國學學刊》兩年來 專立「經學研究」欄目,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亦復如是。人大校長紀寶成教授及清華大學李學勤教授均明確宣示:經學是中國文化的靈魂。
五年前,決想像不到如此的地步。思之神旺。
網上轉載陳鴻森教授的學術觀察:

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及研究技術人員出國報告表(報告內容)

姓名 陳鴻森
服務單位及職位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活動日期 2010-11-15~ 2010-11-16 地點 中國南京
出國類別 出國類別()參加國際會議
會議名稱:2010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舉辦機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文獻學系、本院文哲所  
論文題目 臧庸著述考
學術活動報告內容※ 為必填項目如有發表論文請提供摘要)
余此行赴寧,係應南京師範大學文獻學系之邀,參加該系與本院文哲所合辦之「2010年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為2010-11-1516。今將與會情況簡述如次:
大會會場設於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除大陸學者外,另有臺灣、美國、日本、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及港、澳學者近百人出席大會,其規模之盛大為余歷次參加大陸經學研討會之最者。由於此會係南京師大與本院文哲所合辦,故臺灣赴會者不少,除余外,另有林慶彰、蔣秋華(文哲所)、張素卿(臺灣大學)、林素英、許華峰(臺灣師範大學)、車行健、陳逢源(政治大學)、丁亞傑(中央大學)、詹海雲(元智大學)、程克雅、吳儀鳳東華大學、郭靜云中正大學等共二十人。
十一月十五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舉行開幕式,由南京師大副校長 王建 教授、本院文哲所林慶彰研究員、江蘇省文史館館長暨南京大學教授周勛初、南京師大文學院院長 朱曉進 教授致辭。開幕式後,全體與會人員合影留念。十時,分由本院林慶彰、美國Grinnell College, Prof.Scott B.Cook、日本鹿兒島大學末永高康、香港大學單周堯、澳門大學鄧國光、南京師範大學方向東諸人作主題演講。
下午分組討論,由於與會學者眾多,故會議分三組進行,余屬第一組,並承大會之託,任第一組召集人,負責會後本組總結報告;第二組由上海社科院歷史所 虞萬里 教授(傳統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任之;第三組由南開大學 趙伯雄 教授(古籍所所長)擔任。下午進行兩場會議,第一組第一場由余主持,黃懷信(曲阜師大)、焦桂美(山東理工大學)、嚴壽澂(南洋理工大學)、漆永祥(北京大學)、吳儀鳳東華大學五人宣讀論文,余任漆永祥教授論文〈清代學術拾零〉評論人。第二場由南京大學 徐有富 教授主持,余與錢宗武(揚州大學)、邵炳軍(上海大學)、車行健(臺灣政大)、許建平(浙江大學)五人宣讀論文,余論文為〈臧庸著述考〉,由漆永祥教授任評論人。
十六日上午進行第三、四場會議。第三場由錢宗武、漆永祥兩君主持,呂友仁(河南師大)、劉立志(南京師大)、鍾信昌(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三人宣讀論文。第四場會議由南京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暨古籍所所長 武秀成 教授主持,韓高年(西北師大)、史應勇(江南大學)、許結(南京大學)、連文萍(東吳)四人宣讀論文。下午進行第五場會議,由浙江大學 許建平 教授主持,徐有富(南京大學)、何銘鴻(臺北市教大)、張宗友(南京大學)、、武秀成(南京大學)、李言(南京師大)五人宣讀論文。
綜計第一組兩日共宣讀論文二十二篇。論文所涉,徧及《周易》、《尚書》、《詩 經》、《論語》及群經總義等;時代斷限則由先秦至近代均有涉及。由於人數眾多,論文水準難免參差,以余觀之,南京大學 徐有富 教授〈《詩集傳》對《詩經》篇章結構的探討〉、 武秀成 教授〈段玉裁「二名不偏諱說」辨正〉二文,考證詳贍,最稱力作。另南京師大 劉立志 教授〈《詩》意畫史料鉤稽〉,別闢蹊徑,鉤稽群籍所載《詩》意圖繪著作,為過去學者較少措意者。浙江大學 許建平 教授〈慧琳《一切經音義》引《尚書》考〉,亦稱專家絕詣。
第二組以三禮類研究為主;第三組則以《春秋》三傳為主。余因大會委任為第一組召 集人,未克跨組聆聽。據〈會議手冊〉所載,第二組兩日五場共宣讀二十四篇論文,其中鄭州大學 楊天宇 教授〈鄭玄注《儀禮》以今況古所涉漢代名物考〉、井岡山大學 鄧聲國 教授〈曹元弼《禮經學》禮學價值探微〉、上海社科院 虞萬里 教授〈王國維與漢魏石經研究〉、北京清華大學歷 史系 博士生張濤〈戴震輯本《儀禮集釋》質疑〉諸文俱有可觀。第三組兩日共宣讀二十二篇論文,臺灣大學 張素卿 教授〈杜預「張本」說述論〉、江漢大學 黃覺弘 教授〈李瑾佚著《春秋指掌》考說〉二文亦有特識,頗值一讀。
大會於 十一月十六日 下午十六時舉行閉幕式,由余與 虞萬里 教授、 趙伯雄 教授代表各組作總結報告,分述各組論文旨要及會議情況。後由主辦單位南京師大 王鍔 教授作大會總結。十八時會議結束。
本次會議由於與會者眾,分三組進行,各組兩日需宣讀二十餘篇論文,時間過於倉 卒,大多數論文除特約評論外,皆未能深入討論,致會而不議;且論文水平參差,稍覺美中不足。一九六○年代以降,「經學」在大陸長期遭負面評價,被視為封建 糟粕;文革「批孔揚秦」,經學研究尤為重災區,幾成不毛之地。然近十年來研究者輩出,研究質量日上,其勢方興而未艾。綜觀此次會議論文,多數年輕學者及博 士生之作,反較知名學者為愈;臺灣與會學者不少濫竽之作,雖名家亦不能免。過去臺灣經學研究長期居領先地位,惟近十數年來,學者騖名,學風日趨輕滑巧便, 上行下效,其勢日漸陵夷衰頹。余與斯會,不能無慨於衷。

【附論文摘要】
臧庸17671811為 乾嘉漢學代表性學者之一,《清史列傳》卷六十八、《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有傳。 臧 君研精漢學,亟為當時名宿所推重。阮元纂修《經籍籑詁》,延庸為總纂;復佐阮氏輯校《周禮》、《公羊》、《爾雅》三經《校勘記》。平生考輯古義甚勤,裒集 群經佚注凡二、三十種,掇零拾墜,考訂辨析,詳審不苟,許宗彥稱其好學深造,如皇侃、熊安生,當求之唐以上也。其學行事蹟,日就湮霾,余嘗采掇遺聞墜事, 纂為〈臧庸年譜〉一編;顧於所譔各書,則未暇深研。今就蒐討所及,共考得臧氏譔著凡四十四種,分別條列。其已刊諸書,各記版本、譔著旨趣,並評論其書得 失。其未刊各種,則記其存佚;有稿、鈔本見存者,記其收藏處所;凡經寓目者,並較論其得失。

關鍵詞:臧庸 輯佚 校勘 拜經日記 乾嘉漢學 清代學術
      填表人簽章:陳鴻森                 所屬單位主管審閱簽章
      填表日期:2010.12.8



經過十年國學熱之後,學術界的共識慢慢形成,開始正視經學的關鍵意義。擺脫西方學術霸權的支配,重建中國學術的精神,這是契機,但路途還是很遙遠。
學術會議只顯示統治意志的傾向或學校主管層的權謀考量,自身不足以構成學術力量。寫出一篇經學論文,推陳出新而且具啟發意義,絕非三五年的淺層工夫所能勝任。學生作業未足充數。學術研究在乎關懷的深度、問題意識的明確度與研究者的堅持度,這都須要長期的累積。學者切實用功,擇善固執,是成敗所在。



原發表時間 2011-01-09 15: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