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思想平臺建立天人之學,人的世界通於天道。「知天」和「知人」同樣重要,人生之是否通暢順適,在乎對兩者的體會的深刻程度。
「知天」不表示必須具備當代天文學的全盤知識,「知人」也不是說通透了解人體組織的知識。
天是從性命之理說,人從德性上來說。天人之學必須透過智慧的體認方能夠把握分寸。體認屬於人生的實踐。中國的學術因此是稱為實踐之學,牟宗三先生定名為「主觀的真理」。
中國學術,不光是文字的功夫。
看不清圖中的石碑,不影響你「知天」的智慧。
這是一個容許自我展示的空間,思想交流的平台。 The space allows hearty exposure and is a common ground for mind interfluid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