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功利短視,斤斤計較,對待日益嚴重的老人問題,只求敷衍。
一提到這樣的問題,自然引動假借公帑運用的對抗性爭吵,極其難堪的場面與嘴臉,閃爍於電視新聞報導之間。
在生活所見,公車、地鐵、火車上,難見讓座。街道上,經常目睹極懆的司機,不讓斑馬線,與老人爭路,洋洋呼嘯而去。
這是一個不知敬老的社會,忘恩負義的年代。要求涼薄的社會善待老人,不啻癡人說夢。
福無重至,今天安享人生,上網打機閑逛講是非,難保沒有突變。一朝老大,便受遺棄,自吃孽果。
老人的生活經驗是無價寶。任何寶石都須要功夫開挖與琢磨,老人家所蘊的智慧,也須要社會給予機會,方能重拾活力。
低利息提供予老人,讓其重投社會,經營各類事業,人人得盡其才。這是主動的政策。
協助走出第一步,人的自尊與榮譽感自然會自己走下去,社會的活力自然暢旺無比,因為沒有人感覺自己受遺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