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遍天下,唯獨臺灣空港品味超凡。洗手間當眼處,鼓勵讀書。一看這則告示,文明的品味豐富了,智慧自覺不低,公德心更不在話下。於是小解的地方也乾淨頂透,不必動輒處罰如新加坡。這就是教化。
書,古人至重視。古人所稱讀書,一定指典籍。有機會讀,是莫大的幸福。修身、齊家、治國以至平天下,都屬讀書之事。標榜智慧的泉源是讀書,如果身在古代,是至言,是真理。
但當前所見的書,充斥商場書肆,奪目裝潢,加上商業抄作,與電玩商品沒多少分別。在書店裏尋求典籍,笑話一場。商炒文字的結集,根本侮辱了「書」的美名。洗手間負責人不敢說「讀書」,用「閱讀」,退而求其次,實實在在有識見。
如果意不在消磨生命、耗費青春,便老老實實讀書。不徒是閱讀,而必須要苦讀,一字一句讀,從頭到尾讀;口誦之後,繼之以抄寫。存心化性,氣質隨之而醇厚,精神因之而朗清,眼界以之而高曠,智慧為之圓通。讀書在保存與提昇自己,功夫是如此來,稱為鈍學累功。
否則,便溺一堆,何足以增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