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的研究離開理想的地步依然遙遠,大量抄襲的文字充斥於學術刊物之中。教師抄,學生抄,上下相瞞作偽,墮落無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至於無知而不解、不讀書而見識狹隘之輩,更經常嘔穢成說,臭不可耐。
發表論文是為分享治學的心得,令學術得以發展。一篇成熟的論文必然有助開拓知識的領域。依靠這些點滴的學術累積,我們始能擺脫愚昧和自私。
課室講論是宣達學術成果的重要場所。學術離不開學校,學校必須以教學為先。教學是相長相勵的互動過程。但現代的高等教育已經病入膏肓:離析骨肉,強分研究與教學。大學必追求「研究型」,不理學生死活,唯各自吹噓研究項目的規模與學報論文的數量。
刻意為研究而作的研究,和工廠車間的工作,性質上沒有分別。於是,抄襲成風。
自覺治學的目標和方法,學問自顯偉大,而不在誇耀鬥勝。重視學術,與正視教學,不分彼此,學校的生活方得以重現生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