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發明了一種屐,後世稱之為謝公屐。屐的首尾分別設置兩排可以隨時安嵌和脫落的支格。上山除掉前部的支格,於是屐面的角度小,行起來較為省力;下山的時候,除掉屐之後部的支格,於是屐面的角度便顯平一些,穿起來不覺得累,下山舒服些。李白說:「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便是這種發明。
極端的是假借太多外力和設置。現代旅遊區的登山點,要非安裝有快速電梯,便提供鋼索纜車。旅客不必踏山路,安坐在玻璃瓶中,只是左顧右眺,山風明月之趣,無緣親享,一下子到達山頭,了無意味。抽空了旅途上的歡樂與痛苦,虛枉了生命賜予的本能。人生如是,極為悲哀。
反思機械和電子文明之中生活,多一點親力親為,為生命多累積體驗,才能感受生活的重量。意志是從生活中磨練出來的,決定了生活的重量。未經任何衝擊與考驗的人生,猶如一張薄薄的紙,輕飄飄,無奈的給風吹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