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轉載自網絡
牟宗三師《歷史哲學》大發獅子吼,譏諷當今治史的人以事件為滿足,不懂理會歷史的超越意義。當世沉淪於工具世界的史學,培養不出尋探意義的識見,議論時事,無論話語與思維,跟投機的政客相差無幾,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治古史的杜正勝已經成為人辦。牟師之言不誣。
從歷史之中尋找人生的意義,這一願望何其偉!而這種實踐亦何其渺!可謂鳳毛麟角。其中存在對人類的關懷和崇高的懷抱,方能涉足此領域。其終極關懷,和偉大的宗教無異。在波濤洶湧的物欲海洋之中,不啻是風雨如晦時的巨大燈塔,雖不能以此到達人生的歸宿,亦能得知自己的位置。
何其高興,當今竟然有這樣的著作!
英國學者 Karen Armstrong 去年出版新作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world in the time of Buddha, Socrates, Confucius and Jeremiah ,反 思9/11 的歷史根源,認定當今是以後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以應該以史為鑑,思考歷史的意義,反省當前的作為,造福於後世。本如此厚道的人格,作著以四大文化 為意,解讀「軸心時代」的人文意義,說明美的世界是多元互融,但本之「愛」的力量,通過宗教的洗禮,人類絕不會自我毀滅,相反,今後在自覺的努力下,會走 向更美好的日子。
治史難得如此境界,與孔子的《春秋》,向度不忤,真是東海西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心謂何?良知是也。
作者本其良知,斷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