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古老的東西,百感交集。
耳之所聞,要不是譴責,便是抬舉。目之所見,更多的是糟蹋,難得細心保護。更難得的,還是和生活相融,一體不可分。
這條古橋,說它是古蹟,倒不如說是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珍惜這道橋,因為它連接了生活。
生活接通,生氣自然流動。古物的價值,在於它與生活的聯通。不通生氣,便成古蹟,只供閒人指點品評。
文明接不通生活,便變成古蹟,亦淪為無知的好事者的閒聊話題。中國古代的文明,如果說還有生命力,必須搭一座石橋,相連到心中,方才接通生氣。生活的生氣,來自心中。
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反攻歐洲,先遣部隊空降荷蘭阿姆斯特丹,在市中心的鐵橋受重重包圍,彈盡糧絕,死守至最後一刻,全軍覆沒,雖敗猶榮。是意志的勝利。
一九三七年七月,蘆溝橋日軍挑釁,國軍全力奮戰,最終失守,亦無負民族的寄望,雖敗猶榮。是意志的凱旋。
東西的古橋,見證了人類良知的奮鬥。
心存樂觀的期待,從此岸踏進彼岸,儘管目前是嚴寒,通過良知之橋,接通古今,不斤斤計較目前的得失,必然能渡過逆境。
雲海蒼茫處,將會一片生氣盎然的世界。彷彿可寄無限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