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夏天拜訪在北京的敏澤先生,臨別依依,贈與墨寶,深情共勉。
人生是一首樂曲,有始有終,有調子有旋律。
學是音樂的樂譜。樂譜是音樂演奏的本子,學也是生命的本子。學問自有其客觀存在的意義,不在乎個體的生滅,屬永恆的超越世界。生命以學問為根本,亦自然化掉生死之間的躁動不安,進入永恆的世界,與天地同和。
一樣的樂譜,不同的演繹,面對不同的處境與聽眾,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同一副皮囊,各自有形狀;一樣的生命,各自有 姿態。演繹樂譜,屬於藝術。藝術顯示差異,在差異之中顯示美。沒有差異,千篇一律,是工藝。今天的學校是大角嘴山塞廠,學術是工藝,製造膠玩具。演繹生 命,也是藝術。沒有藝術的人生,猶如芻狗。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沒有差異,同是一條芻狗,可悲之至。出色的樂 譜,落在庸人之手,神奇化為腐朽;如果落在小販之手,則用來包花生。如此而已。
但立志於學問追求超越,與悠遊於藝境體會生命的獨特,兩者相輔相成,也不過是第一步。充實的人生,遠不止此。
沒有愛,生命空虛枯寂。
沒有德,世界顛倒凌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