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在時代夾縫中成長,經歷過難以想像的艱辛歲月,見證了半世紀的風雲,進入過色彩絢爛的古代文化世界,遨遊過西方廣闊的思想天地,宇宙六合,俱在心靈重現宏偉的圖景。一生堅守的信念,源自內心深處:確信愛與自由,比一切重要。自由,是精神超越的必要條件。愛,不論愛人與被愛,生命才顯示色彩。沒有愛與自由,漆黑一片,生不如死。一生未能忘懷的,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一生的摯愛,永遠埋在心底。一生追求的,是天上的雲彩。 Living in continuously changing times, I have been through a bitter period of life. I have seen the changes that went through in this century. I have entered into the magnificent world of Chinese Classic and Literature, and I have traveled through the plains of the West in my heart, this beauty is once again reborn. My principles that I bear in mind every moment comes from within my heart: the power of love and freedom are most important and towers over the other things in life. Freedom is state of mind which we all have to overcome. Love - no matter if you are being love or in love, the world seems much brighter, happier. Without love and freedom, life would be like blackness, living as though dead. One of life's most memorable moments was when I read Leo Tolstoy's War and Peace. The person I love most in this world would always be there, deep down in my heart. Chasing after those moments in life, is like chasing the clouds that drift across our skies.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吊古傷今─讀《鹽鐵論》有感

漢武帝為籌軍費,抗衡嚴峻的外患,於是與民爭利,獨佔鹽、鐵、酒的買賣利益:規定官家壟斷這三項貿易。
現今社會實行商品徵稅,如果稅額不太高的說話,商人依然有利可圖,則官商共利。官商共利未嘗是一個良好的設計。
但官有權力,隨時可以調整稅額,像煙酒稅、汽油稅之類,統治機器隨時升調稅額。這樣做,還容許私人的商業活動,只不過,生意的利錢,必然少很多,因為大部分要分攤給政府。
而漢武帝的政策,則連百姓的微利亦完全剝奪,由官家所壟斷和獨佔。經歷過先秦的理性洗禮,這種惡霸式的行為,極不得民心。
於是,在他天命之年,親手屠殺至愛的兒子,是他和妻子衛子夫的愛情結晶。人已到了瘋狂的狀態,只是三十年的宮廷生活,便足以摧毀他的一生和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天下。
漢武帝死後,留下極嚴重的問題,極需要解決:政府壟斷鹽、鐵、酒的專賣,應否廢除。
在權臣霍光的擺布下,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會議,便是討論「國榷」處理的方案。起碼經過三輪會議,最後決定廢除官府專賣的制度。
朝廷的決定,猶如秋風掛在枯枝上的黃葉,西風一起,便飄到遠處的田野,不復再見蹤影。向來公門的決定,落實到衙門,在執行的時候,往往變成另一種形態,而不是這一片黃葉。
御前會議的決定,根本未能制止地方官吏繼續專營這些重要商品,而且變本加厲,整個決定都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榷」,是甚麼意思呢?概括兩漢的字書,基本上是指橫架在河的兩岸的渡河木,引申為唯一的道路,再引申為唯一的通行辦法。總之,一切的設計,都是為了堅持這種政府與民爭利而進行壟斷商業利益的野蠻行為。
漢朝的讀書人,尚有一點公義的氣息,敢於為民請命。桓寬記錄這三次會議,寫成《鹽鐵論》。這是第一部真實記載漢武帝死後,朝臣各暢所言,討論國家大事。雙方以理較量,亦以理服人,最後漢宣帝亦以理主持了一次公允的決定。
為政治國,能夠做到《鹽鐵論》所載的自由討論,足以顯示一種開放的政治胸襟,而不是彰顯個人的橫蠻。這的確是歷史的進步。
字書說的「榷」,是一條橫木。橫木可以通過人畜牛馬,必定非小,所以亦可稱為大樑。大樑不是用於支撐建築物,建立屋極,卻打橫放在水邊,用之不以其道,供畜牲踐踏。
無道的設施,橫跨海口,太陽也穩穩壓住上不了來。這條壓住晨光的樑木,自身不成材,鋼鐵與三合土取代木質,更加堅硬,難以摧毀,更牢固地橫擋津路,阻隔來往。
讀桓寬寫的《鹽鐵論》,吊古傷今。


原發表時間 2009-03-06 23: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