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的文集《抱冲齋藝史叢談》(北京:中華書局,2003)是好書。
高揚「氣象」,擺脫平庸;追求超越,特出莊子的「大樸」;當代藝術家談藝術的境界,難出其右。
習慣了離經叛道的言論,適應了「集體」榮衰的宣傳,剷平了一切的丘壑,心胸平盪,生活只有時尚的流行曲,身為超後現代主義的青年人,也許應該一讀。
范曾強調經典,批評現代社會的人云亦云的藝術觀。他要當鼓吹手,重建傳統藝術的大樸傳統,於是說道家、談莊子。他的確是有心人。相對於當代大部份人的無情無義,的確是難能可貴。
論文集第一篇〈毋忘眾芳之所在------論二十世紀美的誤區和古典主義的復歸〉,立題用屈原〈離騷〉句,具強烈的悲慟氣氛。「在」讀為「止」,是〈大學〉「止於至善」的止。這篇文章令我很感動,反覆不已。我曾指定03-05年度的文學碩士學生閱讀。
但我亦不斷反省:這類大字報式的文字,雖然雄辯滔滔,究竟有點霸道。口氣大,不能代表真理。多讀古典不是培養如此獨斷的口吻。明、清以來的東亞,已經給獨斷苦累了,奈何還是要百上加斤?所以我再沒有推薦給學生看了。
但文章的氣象不凡,也可以提醒當前的淺薄,是應該讀的。
但我又想起他寫大字報,攻擊老師沈從文先生的醜惡!
此所以只敢講老、莊,不敢提孔、孟,我希望是他內有慚愧的緣故。
但欠缺德性的氣象,畢竟也是大泡沫而已。
氣魄不等如氣泡。
大氣派倒不如真真實實地生活,我是如此便是如此,可必裝模作樣!
談談道家,可以娛意。
但中國文化中的大氣象,不在道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