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恐怖的年代,大部分市民安份守己。每天早上,兒童穿上整齊的校服上學。成年人依舊魚貫上班,有秩序的回到工作崗位。個別的治安問題,未破壞社會的核心價值,更未損害社會的前進力量。整體社會的向上力,依然存在。
還有那些孜孜不倦,在各自的崗位上,全心全意,貢獻自己。
2000年,澳門一家中學出版了一位資深中學老師韓一英編寫的《清代基督教大事記簡編》。韓先生1910年出生,在 廣州中山大學攻讀歷史,終身踏上教壇,於穗、港、澳的學校任教,學問篤實,教學認真,深受學生的愛戴,網上還有幾則懷念他的記載。書稿成於50年 代,1960年定稿,但一直未出版。直至1999年,有使命感的優秀教師陳子良先生,在有限的工作條件下,補寫引得,恢復全書的面貌,然後印刷及發行這一 本擱置了四十年的編年史。
論中國近代歷史,不能自外於基督教,澳門更是研究的關鍵。韓先生以極嚴謹的治史態度,揭示晚清百年來基督教的發展。
這不是容易的工作;編年體的專史,是最難處理的一種,絕非浮薄之徒所能為。書成了,也不可能產生轟動效應。完全是出自史學家的襟懷,不是嘩眾邀譽,追求的是藏諸名山,存諸後世的不朽。
無論知與不知,我須要指出:韓一英在學術上的重要貢獻。人文學科的發展,不應操縱在大專院校少數虛有其表的學棍之手,這是讀韓先生書的啟示。
亂世無礙英傑。對比大部份香港人的喧躁,澳門普羅大眾的克制忍讓,的確保障了小城的生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